河北“第一秘书”李真:一晚找4个空姐供其享用,2003年被判死刑
在河北省的某个殡仪馆内,一个没有名字的灵牌格外显眼。
有人问:“为什么不把名字写上?”家人摆摆手,说道:“不敢写,也不想写,怕惹麻烦。别人一听说是他,有公墓连骨灰都不让放。”
这个没有名字的灵牌,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河北“第一秘书”李真,那么他又是怎么会沦落至此的呢。
一、出生于革命世家,却走上歪路
李真的父亲是上过战场的革命老兵,从小就是听着父亲的革命故事长大。在军人家庭的熏陶下长大的李真,“为国、为民”的思想扎根在他的脑海里,青年时期的李真是个正直的少年。
李真在大学时期,曾和朋友们一起看了《焦裕禄》这部电影。当时看完电影后的李真颇为感动,说道:“以后我也要像焦裕禄一样。”
这个时期的李真,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同学,都认为李真将来必会有一番作为。
虽说父母都是政府官员,但大学毕业后,李真并没有进入政府单位工作,而是主动选择去偏远地区支教,最后被分配到涿鹿县某中学担任物理教员。
此时的李真一心向自己的父母看齐,想为国家、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在担任教师的这两年时间里,李真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
教师工作枯燥无味,对于李真而言,教师的工作完全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尤其是李真看到自己的同学事业有成,内心的欲望被无限放大,于是便辞去了教师一职。
1982年3月,在父母的帮助下,李真调入张家口市某研究所,之后又成为了张家口市计委的一名干部。在体制内的工作中,李真逐渐意识到权力所带来的便利,此后便一直醉心于追逐权力。
李真被派到计经委下属的一家企业担任领导,负责企业的经营发展。
但在企业工作的这段日子里,李真并没有做出一番好成绩,反而因为李真在企业内的乱指挥,导致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下,引发了员工对李真的强烈不满。
由于李真在企业内人际关系紧张,根本无法继续留在这家企业工作。与此同时,李真的父亲又因病去世,可谓是祸不单行。
李真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在体制内的工作也陷入了停滞,但李真追求权力的野心却愈发旺盛。
1988年,李真被安排至张家口的油漆厂进行工作,担任中层领导职位。与之前在计委的工作相比,李真在油漆厂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李真看来,这与“流放”无异。
李真的思想开始扭曲,在油漆厂里当起了“土皇帝”,喜欢听下属的阿谀奉承,如果有人有事要找自己帮忙,李真便要求对方给予自己好处,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
体验过权力带来的便利与好处后,油漆厂已经不能满足李真的欲望了,开始思索起“飞黄腾达之路”。
失去父亲的助力后,李真深感人脉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追求仕途腾飞,开始寻求父亲曾经的战友帮助。
李真父亲的一位战友如今已成为中央某部委的领导,李真在找到这位领导后,便和对方哭诉自己的父亲,勾起了对方曾经的战友情谊。
同时,李真还不断诉说着在父亲离世后,自己过得如何不易,引得这位领导颇为同情,说道:“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就来找我!”
李真在得到父亲老战友的帮助后,愈发得意忘形。他通过关系伪造了干部档案,原本只是预备党员的李真,摇身一变就成为中共党员,同时从科员升为正科级。
此外,李真为了将来升迁做准备,通过关系,伪造自己的学历,虚构各种“政绩”,将自己的简历包装得极为亮眼。
1989年,李真依靠父亲老战友的关系,进入了河北省企业投资总公司。在这里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李真一跃而成为某副省长的秘书,之后不过半年的时间,李真又再次升任为副处级秘书。
李真的升迁速度之快,在体制内可以说是实属罕见。此时的李真可谓是春风得意,依靠强大的人脉关系,李真的所作所为也开始愈发肆无忌惮。
二、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
1990年,李真在担任领导秘书的这一时期里,大搞钱权交易。
李真凭借着从小自父亲那里学来的本领,在体制内可以说是混得如鱼得水,在社交场合灵活应变,结交了不少权贵,开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当时,刚上任的李真极力讨好省长秘书吴庆五,李真也确实从吴庆五那获得了不少便利。
李真在体制内站稳脚跟后,也有不少人开始来巴结李真。
李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省委常委会的用人方案,将这一方案私自透露给他人,以从中牟利,同时,这些依靠李真的人也成为了李真政治上的“拥护者”。
在李真落网之后,曾有人评价李真:“李真是最会用政治来做生意的。”
李真在拥有了一批“政治拥护者”之后,更加肆无忌惮了。
当时李真看不惯石家庄市原市长张二辰,直接出言讽刺对方,而张二辰也因为畏惧李真背后的势力,主动拉拢讨好李真。
1994年5月,张二辰得知刚从国外出差回来的李真回到单位后,便立马来到单位找到李真。
张二辰把装了一万元的纸袋递给了李真,说道:“这去国外出差得花不少钱,这些前您拿着,以备下次出国出差的时候用。”李真假意推脱了两下,便把这笔钱收入囊中。
此后,李真与张二辰的关系变得愈发深厚,两人之间的交易也更多了。
当时在议论石家庄市市长人选时,便是李真为其举荐的:“张二辰在工作上非常有魄力,担任石家庄市市长属他最为合适。”
张二辰的市长之位就是如此得到的,而像张二辰这样的人并不少,李真落网之后,所牵连出的受贿人员就有一百多人。
除了受贿之外,李真在国企改制时期,私有化的进程中,勾结了不少商人,侵吞了大量国有资产,中饱私囊。
在担任秘书的这几年时间里,李真已经在河北建立起了自己的“权钱交易圈”,体制内不少人看李真使用各种非法行为已司空见惯,敢怒而不敢言。
曾有知情人士评价李真说道:“河北的权力系统可以说是完全被李真所左右,他在当地的地位相对于二书记,干部人事的任命,只要肯给李真足够的好处,李真想让谁上就让谁上。”
李真为了把官场上圈来的钱“洗干净”,让自己的妻子杨某去往国外经商,形成一种“一政一商”的家庭机制,将受贿得来的钱款全部汇入妻子的国外账户。
哪怕后面李真与妻子杨某离婚,这套机制也没变,只不过是把人换成了自己的情妇。
沉浸于权力诱惑中的李真,在生活上也是极尽奢侈。
李真专门给自己的特权专车上了冀A11111的拍照,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甚至扬言:“不管红灯绿灯,所有交警都不得拦截这台特殊号码专车。”
甚至,李真还曾一晚上找4个空姐,在办公室内轮流供自己享用。在李真的各种操作下,河北省的官场可谓是乌烟瘴气。
1998年4月,李真凭借多年来经营的人脉关系,担任国税局党委书记,兼任国税局局长。平步青云的李真,此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也悄然而至。
1999年底到2000年初,中纪委针对李真的问题进行外围调查时,此时的李真开始有所察觉,将自己的大量财物向境外转移。
此后,中纪委办案人员已经在北京的有关商场、饭店、银行等地,从数万张的账单中查到了李真收受他人3张信用卡用于个人消费的各项证据。
2000年3月1日,李真接到去省委开会的通知,此时的李真已经感到大事不妙。
此时已经被执行“两规”的李真还认为自己可以凭借人脉来躲过一劫,因此,在与办案人员谈话时,显得尤为淡定:“这几年我工作方式是有些不讲究了,但出格的事儿我不会做。”
与此同时,办案人员已经取得了充分证据,将与李真关系密切的一干人员一一逮捕抓获,各项罪名铁证如山,李真百口莫辩,开始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2002年8月30日,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真死刑。
在宣判前期,曾有位记者前去采访李真,问:“你当初涉政时的理想是什么?”李真回答:“做个好秘书。”此时的李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正直的青年了,即便后悔,也为时已晚。
2003年11月13日,李真被执行死刑。
法警将两根稍粗的针头分别扎入李真的两只胳膊。8时15分,法警按下注射按钮,液体开始沿着针管注入李真的血液循环。李真的胸口在短暂的时间内剧烈起伏了几下,然后逐渐平静。
法警取下红布,法医上前检查心跳和脉搏后,宣布死亡,随即拍照留下记录。法官、法医以及检察官在执行文书上签字,程序结束得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执行注射的死刑车载着李真的尸体开往位于唐山市东郊的殡仪馆。
参考资料:
1、中国法院网:“河北第一秘”李真案侦破始末
2、澎湃新闻:原“河北第一秘”李真灵位没名字,家人称“不敢写”
3、江南都市报:李真从省领导秘书沦为巨贪 “河北第一秘”终审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