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齐悼惠王世家上
汉高祖六年,高祖刘邦封子刘肥为齐王,“王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史记·高祖本纪》)有今山东大部。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齐国分为七,辖境缩小,仅有今山东淄博、临朐、广饶、桓台、青州、沾化、滨州、高青、利津、博兴等市、县地。元朔二年(前127年),厉王惧罪自杀,无后,国除为齐郡。
刘肥,汉高祖庶长子。母曹夫人,高祖微时外妇。高帝六年(前201年)立为齐王,食七十余城。惠帝二年(前193年)入朝,几为吕太后所害,因献城阳郡尊鲁元公主为齐王太后,乃得归国。卒谥悼惠王。生子十三,齐哀王刘襄、城阳景王刘章、济北王刘兴居、管恭侯刘罢军、瓜丘侯刘宁国、营平侯刘信都、杨丘共侯刘安、齐孝王刘将闾、济南王刘辟光、菑川懿王刘志、胶西王刘卬、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子哀王刘襄嗣位。
刘肥
刘襄,齐悼惠王长子。惠帝六年(前189年)嗣立为王。吕太后称制时,屡被削夺奉邑。诸吕作乱后曾举兵西向,谋诛诸吕,自立为帝。诸吕被诛,乃罢兵归国。文帝元年(前179年),以原削夺之城阳、琅邪、济南郡予齐。是岁卒,谥哀。子文王刘则嗣位。
刘襄
刘则,齐哀王子。嗣位元年(前178年年),汉以齐之城阳郡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以齐之济北郡封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次年,济北王叛乱被诛,其地入于汉。此后文帝尽封齐悼惠王诸子罢军等七人为列侯,齐地日小。立十四年死,谥文。无子国除,地入于汉。文帝十六年,汉文帝封刘则叔父刘将闾为齐王。
刘则
刘将闾,齐悼惠王之子。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杨虚侯立为齐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楚反,胶东、胶西、济南三国发兵应之,共围攻齐。吴楚乱平后,汉将栾布等闻齐初与三国通谋,欲移兵伐之。遂惧而自杀。汉景帝赞将闾坚守之功,谥号孝,命子懿王刘寿嗣位。生子十二,齐懿王刘寿、博阳顷侯刘就、被阳敬侯刘燕、定敷侯刘越、稻夷侯刘定、山原侯刘国、繁安夷侯刘忠、柳康侯刘阳已、云夷侯刘信、牟平共侯刘渫、柴原侯刘代、高乐康侯。杨虚,属平原郡。治今山东茌平县东北。《汉书·王子侯表》有杨虚侯将闾。东汉省。《水经·河水篇》:河水“又东北过杨虚县东,商河出焉”。
刘将闾
刘寿,高祖曾孙,齐孝王子。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孝王自杀,景帝认为齐在吴楚之乱中初无叛乱之谋,表示动摇是属于被迫,不应加罪,遂立他继位为齐王,在位二十三年死,谥懿。子厉王刘次昌嗣位。
刘寿
刘次昌,一作次景。齐懿王子。元光四年(前131年)嗣位。其母纪太后为他娶纪氏女为王后,他不爱,遂与其姊相好。主父偃任齐相,追究其事,他畏罪自杀,国除。汉武帝定刘次昌谥号厉。
刘次昌
刘肥诸子,传如下。
城阳王刘章
文帝二年(前178年)以城阳郡置国。治莒县。十一年,国除为郡。十六年,复为国。成帝永始以后辖境相当今山东沂南县和蒙阴县东部、莒县西部地。
刘章,齐悼惠王子。高后二年(前186年),入京城长安宿卫,封朱虚侯,娶吕禄女为妻。为诸吕所惮,然大臣皆依之。高后死,诸吕欲为乱,他知其谋,乃与大臣周勃等共诛之,迎立代王刘恒为文帝。文帝二年(前178年),封城阳王。卒谥景王。子共王刘喜嗣位。朱虚,属琅邪郡。治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六十里。俗名城头。吕后二年封齐悼惠王子刘章为朱虚侯,即此。后改为县。东汉属北海国。
刘章
刘喜,高祖曾孙,城阳景王子。继其父为王,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徙为淮南王,越五年,复返为城阳王。在位三十三年,卒,谥共(一作恭)。子顷王刘延嗣位。生子十四,城阳顷王刘延、雷侯刘稀、东莞侯刘吉、辟节侯刘壮、利乡康侯刘婴、有利侯刘钉、东平侯刘庆、运平侯刘䜣、山州侯刘齿、海常侯刘福、驺丘敬侯刘宽、南城侯刘贞、广陵虒(sī)侯刘裘、庄原侯刘皋。
刘喜
刘延,城阳共王子。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城阳共王死后,刘延袭位,在位二十六年,《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误作二十八年。元狩五年(前118年),刘延去世,谥号顷。子敬王刘义嗣位。生子二十一,城阳敬王刘义、麦侯刘昌、钜合侯刘发、昌侯刘差、蒉侯刘方、雩(yú)殷康侯刘泽、石洛侯刘敬、扶浸侯刘昆吾、挍釐侯刘霸、朸节侯刘让、父城侯刘光、挍靖侯刘云、庸侯刘谭、翟侯刘寿、鳣(zhān)侯刘应、彭侯刘偃、瓡(hú)节侯刘息、虚水康侯刘禹、东淮侯刘类、栒侯刘买、涓侯刘不疑(按《史记》载刘延生子二十二,今只录二十一人,疑脱一人名爵)。
刘延
刘义,元狩五年(前118年),其父顷王死后,刘义袭位,在位九年。元封二年(前109年),刘义去世,谥号敬,子惠王刘武嗣位。
刘义
刘武,元封二年(前109年),其父敬王死后,刘武袭位,在位十一年。天汉三年(前98年),刘武去世,谥号惠。子荒王刘顺嗣位。生子三,城阳荒王刘顺、江阳侯刘仁、高乡节侯刘休。
刘武
刘顺,天汉三年(前98年),其父惠王死后,刘顺袭位,在位四十六年。甘露二年(前52年),刘顺去世,谥号荒。子戴王刘恢嗣位。生子十五,城阳戴王刘恢、兹乡孝侯刘弘、藉阳侯刘显、都平爱侯刘丘、枣原侯刘山、箕愿侯刘文、高广节侯刘勋、即来节侯刘佼、庸釐侯刘谈、昆山节侯刘光、折泉节侯刘根、博石顷侯刘渊、要安节侯刘胜、房山侯刘勇、式节侯刘宪。
刘顺
刘恢,甘露二年(前52年),其父荒王死后,刘恢袭位,在位八年。初元五年(前44年),刘恢去世,谥号戴。子孝王刘景嗣位。生子五,城阳孝王刘景、石山节侯刘玄、都阳节侯刘音、参封侯刘嗣、伊乡顷侯刘迁。
刘恢
刘景,初元五年(前44年),其父戴王死后,刘景袭位,在位二十四年。鸿嘉元年(前20年),刘景去世,谥号孝。子哀王刘云嗣位。生子三,城阳王刘俚、城阳哀王刘云、桃山侯刘钦。
刘景
刘云,鸿嘉元年(前20年),其父孝王死后,刘云袭位,在位一年。二年(前19年),刘云去世,谥号哀,国除。后,汉成帝复城阳国,以刘云兄刘俚嗣位。
刘云
刘俚,哀王兄。永始元年(前16年)七月,城阳国复,刘俚嗣位。居摄元年(6年),王莽篡位,废城阳王为城阳公,二年(7年),削爵为民。
刘俚
城阳诸侯国
雷侯刘稀
元朔二年(前127年)五月甲戌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稀(《汉书》作刘豨)为雷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因坐酎金失侯,除爵。雷,属东海郡,今不知何地。地当为今山东枣庄市市中区雷村一带。或说雷实为卢县,属城阳国。治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五十二里故县村。
东莞侯刘吉
元朔二年(前127年)五月甲戌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吉为东莞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因病不上朝免。东莞,治今山东沂水县。初为侯国。《汉书·王子侯表》:“元朔二年封城阳共王子吉为东莞侯”,即此。五年改为县。属琅邪郡。东汉属琅邪国。
辟节侯刘壮
元朔二年(前127年)五月甲戌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壮为辟侯(《汉书》作辟土),元朔四年(前125年)去世,谥节,子刘明(《史记》作刘朋)袭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因坐酎金失侯,除爵。辟,属东海郡。辟土,在今山东莒县西南二十五里五花营。西汉元朔二年封城阳共王子壮为辟土侯,即此。《水经·沭水注》: 葛陂水 “发三柱山,西南流径辟土城南,世谓之辟阳城”。
利乡康侯刘婴
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婴为利乡侯,元狩三年(前120年),以有罪除爵。卒谥康。利乡,属东海郡。《水经注·淮水》:“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游水又北经东海利成县故城东,故利乡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婴为侯国,王莽更之曰流泉。”遗址在今江苏赣榆县内。按《水经注》所载,利乡在利成县,属东海郡。治今江苏赣榆县西四十里古城村。东汉改为利城县。
有利侯刘钉
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钉为有利侯,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被诛,有利侯刘钉因与淮南王书称臣,有罪,弃市。有利,属东海郡。《水经注·沭水》条下有:“沭水自阳都县,又南会武阳沟水,水东出仓山,山上有故城,世谓之盐官城,非也,即古有利城矣。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钉为侯国也。其城因山为基,水导山下,西北流,谓之武阳沟,又西至即丘县,注于沭。”按《水经注》所载,有利在阳都县,属城阳国。治今山东沂南县南四十里砖埠镇东二里孙家黄疃。东汉属琅邪国。
东平侯刘庆
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庆为东平侯,元狩三年(前120年),刘庆因同姐通奸坐罪,死狱中。东平,属东海郡。然《地理志·东海郡》下无东平县,今不知何地。考西汉地图,东海郡有东安,或为刘庆封地。治今江苏东海县(牛山镇)西北罗庄古城北。
运平侯刘訢
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訢(《汉书》作刘记)为运平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因坐酎金失侯,除爵。运平,属东海郡,今不知何地。考西汉地图,东海郡有阴平,或为刘訢封地。治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三十里阴平镇。
山州侯刘齿
城阳共王子。封山州侯。元鼎五年因献金不足夺爵。六年,将兵击东越,逗留不敢击,坐畏懦,被诛。山州,地属不详。考西汉地图,琅邪郡有新山,或为刘齿封地。治今山东莒县西南。
刘齿
海常侯刘福
城阳景王孙,共王子。初封海常侯。武帝元鼎五年因献金祭宗庙,分量成色不足而夺爵。六年以校尉从横海将军击东越无功,因系宗室,于元封元年封缭荌(àn)侯。海常,属琅邪郡,然《地理志·琅邪郡》下无海常县,今不知何地。考西汉地图,琅邪郡有海曲,或为刘福封地。治今山东日照市西。有盐官。缭荌,亦不详何地。或说即缭县,属清河郡。治今河北南宫市东南二十六里。东汉废。《水经· 浊漳水注》: 绛渎“东南径南宫城北,又东南径缭城县故城北”。即此。
刘福
驺丘敬候刘宽
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宽(一作刘宪)为驺丘侯(一作钧丘),元狩三年(前120年)去世,谥敬。子原侯刘报德袭侯。刘报德去世,谥原。子刘毋害袭侯。本始二年(前72年),以使人杀兄,弃市。驺丘,地属不详。考西汉地图,鲁国有驺县,或为刘宽封地。本邹县,汉改邹为驺,属鲁国。治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六里。
南城节侯刘贞
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贞为南城侯,刘贞为侯四十二年,于始元四年(前83年)去世,谥为节。子戴侯刘猛嗣位。神爵元年(前61年),刘猛卒,谥戴。子元侯刘尊嗣位。三年(前59年),刘尊卒,谥元。四年(前58年),子釐侯刘充国嗣位。刘充国卒,子顷侯刘遂嗣位。刘遂卒,子刘友嗣位。新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位,刘友失爵,国除。南城,一作南成,属东海郡。治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武帝封城阳共王子贞为南成侯。东汉改为南城县。
广陵虒侯刘裘
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日,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子刘裘(《史记》作刘表)为广陵侯(一作广阳),元狩四年(前119年)去世,谥虒(一作常)。子刘成袭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因坐酎金失侯,除爵。广陵,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西汉为广陵国治。东汉为广陵郡治。广阳,属广阳国。治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按,刘章子孙封地俱在今山东、江苏(古东海郡、琅邪郡)一带,故刘裘封地不应在广阳。
庄原侯刘皋
城阳共王子,元朔四年(前125年)三月乙丑封为庄原侯(《汉书》作杜原),元鼎五年,坐酎金免爵。庄原、杜原,俱不详为何地。考西汉庄原县、杜原县皆无。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杜陵县置杜原县,属高州。治今广东阳西县。大业初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改为杜陵县,则刘皋封地非此。考西汉地图,琅邪郡有临原,或为刘皋封地,治今山东临朐县东。又楚国有武原,刘皋或封于此,因临原为甾川懿王子刘始昌封地。而武原初为卫胠封地,称武原侯,景帝刘启时国除为县。故武帝当封刘皋于此。治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泇口。
麦侯刘昌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昌为麦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麦,属琅邪郡。按,琅邪郡无麦县。按战国时齐邑有麦丘,西汉时属平原郡,或为刘昌封地。在今山东商河县西北。
钜合侯刘发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发为钜合侯(一作巨合),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钜合,属平原郡。按,平原郡无钜合县。巨合,一作巨里城,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西汉武帝封城阳顷王子发为巨合侯,即此。
昌侯刘差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差为昌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昌,治今山东诸城市东北。属琅邪郡。汉武帝元鼎元年封城阳王子差为昌侯,五年坐酎金免,即此。
蒉侯刘方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方为蒉侯(一作费),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蒉,属琅邪郡。按,西汉琅邪郡无蒉县,费县亦不属琅邪郡。费,属东海郡。治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东汉属泰山郡,改为侯国,后复为县。西晋属琅邪国。南朝宋属琅邪郡,移治祊城(今费县东北方城镇)。考西汉地图,琅邪郡有柜县,或为刘方封地。治今山东胶南市北境王台乡。东汉属北海国,后废。《水经·胶水注》:柜艾水“出柜县西南柜艾山……东北流径柜县故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
雩殷康侯刘泽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泽为雩殷侯(一作虖葭,《汉书·地理志》作雩叚),立六十二年。五凤三年(前55年),刘泽卒,子夷侯刘舞嗣位【《汉书·王子侯表上》误作神爵元年(前61年)嗣位】。刘舞卒,子顷侯刘阁嗣位。刘阁卒,子刘永嗣位。初始元年(8年),王莽篡位,绝。雩殷(虖葭、雩叚),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大概在今山东五莲县于里镇一带。
石洛侯刘敬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敬(《汉书》作刘敢)为石洛侯(《汉书》作原洛),征和三年(前90年),坐杀人弃市。石洛,属琅邪郡。按西汉琅邪郡无石洛县,原洛县亦无。考西汉地图,高密国与琅邪郡交界处有石泉,或为刘敬封地。石泉,属高密国。治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东汉省。诸城曾出土过“石洛侯”金印,亦佐证了刘敬封于此。
扶浸侯刘昆吾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昆吾(《汉书》作刘昆景)为扶浸侯(《汉书》作挟术),天汉元年(前100年)薨,无后,国除。扶浸,属琅邪郡。按西汉琅邪郡无扶浸县,挟术县亦无。考西汉地图,琅邪郡有计斤,或为刘昆吾封地。计斤,本春秋莒介根邑,西汉置县。治今山东胶州市西南。属琅邪郡。东汉废。北魏时东武郡有扶其县,西汉时地属琅邪郡,当为刘昆吾封地。扶其,一作扶淇,北魏永安中置。治今山东诸城市西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东武县,今诸城市)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县以扶淇水为名。北齐废。
挍釐侯刘霸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霸为挍侯(《汉书》作挟),立三十五年。始元五年(前82年),卒,谥釐,子夷侯刘戚嗣位。刘戚立二十一年,卒,谥夷,子节侯刘贤嗣位。刘贤卒,子顷侯刘思嗣位。刘思卒,子孝侯刘众嗣位,薨,无后,国除。挍,属琅邪郡(《史记索隐》说或以为琅邪被县,恐非)。按刘霸弟刘云封挍侯,则刘霸当不封为挍,而实为挟,而《史记》又未载刘云,则为误将刘霸、刘云合为一人。挍,即挍城,亦称挍亭。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汉书·王子侯表》: 元鼎元年 ,封城阳顷王子云为挍侯,即此。考西汉地图,琅邪郡有诸县,或为刘霸封地。治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三十里。
朸节侯刘让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让为朸侯(《汉书》作扐),卒,谥节。子刘兴嗣位,为人所杀,国除。朸,或作扐,属平原郡。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文帝封齐悼王子刘辟光为朸侯,武帝又封城阳顷王子刘让为朸侯,均即此。后改为县。东汉废入般县。
父城侯刘光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光为父城侯(一作六城,《汉书》作文成),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父城,属辽西郡,一说属东海郡。《汉书》说文成属东海郡,当误。文成,属辽西郡。治今辽宁建昌县东六十里巴什罕。东汉废。东海郡无父城或文成。父城属颍川郡。治今河南宝丰县东三十六里古城村。
挍靖侯刘云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云为挍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卒,谥靖。挍,属齐郡。即挍城,亦称挍亭。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汉书·王子侯表》: 元鼎元年 ,封城阳顷王子云为挍侯,即此。
庸侯刘谭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谭(《汉书》作刘余)为庸侯,有罪死,国除。庸,属琅邪郡。地当为今山东胶州市庸村一带。
翟侯刘寿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寿为翟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翟,属东海郡。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当为误)封城阳顷王子刘寿置,属东海郡。元鼎五年国除。《汉书·地理志》 东海郡无此地。地当为今山东费县上冶镇翟家村一带。
鳣侯刘应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应为鳣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鳣,《史记索隐》说地属襄贲。襄贲非郡名,则应属东海郡。地当在今山东兰陵县北部。
彭侯刘偃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偃(《汉书》作刘强)为彭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彭,属东海郡。地当在今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彭庄村一带。
瓡节侯刘息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息为瓡侯(一作报),立五十五年。元康四年(前62年),刘息卒,谥节。子质侯刘守嗣位,立七年。五凤三年(前55年),为人所杀,宣帝刘询赐谥曰质,国除。瓡,属北海郡。治所当在今山东潍坊市或安丘、昌邑、寿光附近一带。东汉省。
虚水康侯刘禹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禹为虚水侯,立三十八年。元凤三年(前78年),刘禹卒,谥康。地节元年(前69年),子息侯刘爵嗣位,立七年。元康四年(前62年),刘爵卒,谥息。五凤四年(前54年),子刘敞嗣位,王莽篡位,绝国。虚水,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地当在今山东临朐县古河村一带。
东淮侯刘类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类为东淮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东淮,属北海郡。地当在今山东昌邑市潍水一带。
栒侯刘买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买(《汉书》作刘贤)为栒侯(一作礻+旬,xún,《汉书》作拘),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栒,属东海郡,一说属右扶风。《汉书》则说拘在千乘郡。栒,即栒邑县,秦置。治今陕西旬邑县东北。属内史,两汉属右扶风。西晋属新平郡。后废。按,刘买封地,不应在今陕西境内,当在今山东或江苏境内。考西汉地图,东海郡有朐县,或为刘买封地。治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镇西南锦屏山侧。
(xún)
涓侯刘不疑
城阳顷王子,元鼎元年(前116年)四月戊寅封刘不疑为涓侯(《汉书》作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涓,属东海郡。按淯水在南阳,南阳有淯阳县,疑《表》:非也。涓水在今山东诸城,西汉属琅邪郡。《水经·潍水注》:“潍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又北注于潍水。”又,淯河,亦名绣江。在今山东章丘区境。北流注入小清河。《方舆纪要》卷31章丘县:淯河在 “县东一里。即绣江也。亦出长白山,合百脉泉及东、西二麻湾泉,西北流,汇为白云湖,北流入小清河”。涓(淯)当在今山东临沂市境内。
江阳侯刘仁
城阳慧王子,元凤六年(前75年)十一月乙丑封刘仁为江阳侯,元康元年(前65年),坐役使附落免。江阳,属东海郡。当在今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一带。考西汉地图,东海郡有曲阳,或为刘仁封地。治今江苏沭阳县东南。东汉为侯国,属下邳国。
高乡节侯刘休
城阳惠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休为高乡侯。卒,谥节。子顷侯刘兴嗣位。卒,子刘革始嗣位,国除。高乡,属琅邪郡。西汉甘露四年置。治今山东莒南县。东汉废。
兹乡孝侯刘弘
城阳荒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弘为兹乡侯。卒,谥孝。子顷侯刘昌嗣位。卒,子节侯刘应嗣位。卒,子刘宇嗣位,国除。兹乡,属琅邪郡。治今山东诸城市西北。甘露四年封城阳荒王子弘为兹乡侯,即此。东汉省。
刘超,孝侯之后。晋琅邪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字世踰。初为县小吏,后供事琅邪王司马睿为记室掾,迁丞相府舍人,专掌文檄。因笔迹与睿相似,不与人交书,闭门不通宾客。封原乡亭侯。睿即帝位,为中书舍人,拜骑都尉、奉朝请。出补句容令,所征赋税,改官府评赀而令自书家产投大函送县,民依实上报,课输逾常年。王敦起兵反,六军散败,独他按兵值卫。敦将钱凤逼京师,遂合兵从明帝讨凤。事平,封零陵伯。出为义兴太守,迁射声校尉。时军校无兵,义兴人多义随之,因统以宿卫,号为“君子营”。苏峻作乱,为右卫将军随成帝迁石头城(今江苏南京清凉山)。时庾亮、温峤、陶侃起兵讨苏峻,遂与侍中钟雅等谋奉成帝出赴庾军,事泄被杀。原乡,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今浙江长兴县南。以县在山中高原而名。三国吴属吴兴郡。零陵,秦置。治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属长沙郡。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六朝为郡属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源县。
刘超
藉阳侯刘显
城阳荒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显为藉阳侯,食六百户,立十六年。建昭四年(前35年),以罪免爵,国除。藉阳,属东海郡。今不知何地。考西汉地图,东海郡有开阳,或为刘显封地。开阳,本春秋启阳,汉置县,以避景帝讳改。治今山东临沂市北。属东海郡。东汉为琅邪国治。南朝宋废入即丘县。
都平爱侯刘丘
城阳荒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丘为都平侯,卒,谥爱。子恭侯刘訢嗣位。卒,子刘堪嗣位,国除。都平,属东海郡。今不知何地。考西汉地图,东海郡有都阳,或为刘丘封地。都阳,治今山东临沂市北。东汉废。
枣原侯刘山
城阳荒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山为枣侯,卒,谥原。子节侯刘芻(chú)嗣位。卒,子刘妄得嗣位,薨,无后,国除。枣,属琅邪郡。地当在今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枣行一带。
箕愿侯刘文
城阳荒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文为箕侯,卒,谥愿。子节侯刘瞵嗣位。卒,子刘褒嗣位,国除。箕,属琅邪郡。治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古箕屋山)下。宣帝封城阳荒王子文为箕侯,即此。东汉废。
高广节侯刘勋
城阳荒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勋为高广侯,卒,谥节。子哀侯刘贺嗣位。卒,子质侯刘福嗣位。卒,子刘吴嗣位,国除。高广,属琅邪郡。西汉甘露四年置。治今山东莒县南。东汉废。
即来节侯刘佼
城阳荒王子,甘露四年(前50年)十一月壬申封刘佼为即来侯,卒,谥节。子刘钦嗣位,国除。即来,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东汉省。大概在今山东青岛即墨区一带。
庸釐侯刘谈
城阳荒王子,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刘谈为庸侯,食九百一十户,卒,谥釐。子刘端嗣位。永光二年(前42年),以强奸人妻,免爵,国除。庸,属琅邪郡。地当为今山东胶州市庸村一带。武帝时曾封刘谈叔曾祖刘谭为庸侯,以罪革爵,则国入汉地。元帝刘奭复封刘谈于庸,当为同一地。
昆山节侯刘光
城阳荒王子,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刘光为昆山侯,卒,谥节。子刘仪嗣位,国除。昆山,属琅邪郡。治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六十里昆山西七里。初元元年封城阳荒王子光为侯国。东汉省。
折泉节侯刘根
城阳荒王子,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刘根为折泉侯,卒,谥节。子刘诩嗣位,国除。折泉,属琅邪郡。治今山东五莲县西北。西汉初元元年,封城阳荒王子根为折泉节侯于此。东汉废。
博石顷侯刘渊
城阳荒王子,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刘渊为博石侯,卒,谥顷。子刘获嗣位,国除。博石,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省。大概在今山东临朐县博石村一带。
要安节侯刘胜
城阳荒王子,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刘胜为要安侯,卒,谥节。子哀侯刘守嗣位,薨,无后,国除。要安,属琅邪郡。琅邪郡无要安县。考西汉地图,琅邪郡有安丘,或为刘胜封地。治今山东安丘市东南。东汉废。
房山侯刘勇
城阳荒王子,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刘勇为房山侯,立五十六年。新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革爵,国除。房山,属琅邪郡。治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方山店子。东汉省。
式节侯刘宪
城阳荒王子,初元元年(前48年)三月封刘宪为式侯,食三百户,卒,谥节。子刘霸嗣位,鸿嘉元年(前20年)薨,谥哀,无后,国除。元延元年(前12年),哀侯弟刘萌以弟绍封,立十九年。居摄二年(7年),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樊崇立刘萌子刘盆子为帝,号建世。更始刘玄复以刘盆子兄刘恭为式侯。式,属泰山郡。当在今山东中部。东汉省。大概在今宁阳县境内。
刘萌,式节侯子,式哀侯弟。元延元年绍封,在位十九年免,刘盆子之父。
刘萌
刘盆子,新莽末太山式(今山东泰安东)人。西汉城阳景王之后。初在赤眉军中牧牛,号曰“牛吏”。建武元年(25年)六月,被义军将领选立为帝,时年十五,建元建世。赤眉军入长安后,因惶恐惧祸,数辞帝位,不果。三年,以饥荒退出长安,引军东归,为刘秀所部包围。与丞相徐宣等三十余人投降,上所得传国玺绶,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食其税终身。
刘盆子
刘恭,新莽末泰山式人。刘盆子兄。少习《尚书》,后随赤眉帅樊崇等降刘玄,封式侯,拜侍中。刘玄向赤眉军投降后,恭为玄请命得赦。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恭曾力劝盆子辞让。后归光武帝,为刘玄之子刘鲤所杀。
刘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