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鸡汤成真的解决方案——罗振宇2022跨年演讲观后感(四)
第8个故事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罗胖原文:在产能过剩的今天,做产品的功能价值,边际效益越来越低;资产价值呢?可遇不可求。拉高产品价值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情绪价值做上去。那怎么做呢?就是回到一个产品的原生场景里去,回到用户的日常生活里去。
笔者观点:总体经济环境由增量竞争时代转型存量博弈时代,市场营销转化工作越来越难做,是因为消费者也在进步成长,传统的营销套路适应不了新的消费者变化,价值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恶意竞争和价格战盛行,企业要转变营销思路和方法,避免急功近利,赔本赚吆喝的事不能再干,所以对于你的所有产品和服务要大力提高产品本身价值以外的附加值,让你的产品比你的竞争更有价值,这传统的品质、质量价值是标配和基础,要赢得消费者更多需要是在情绪价值和资产价值,用更为周到细致地服务争取消费者,从而打败竞争对手。在现实案例中,海底捞就是服务价值和情绪价值的典范,产品资产价值的典范则是国酒茅台。此外笔者还建议增加一个价值指标:场景价值。
第9个故事 :怎么发朋友圈能多交朋友?
罗胖原文:你看这一条:“刚给自己做了一顿饭。想吃吗?拿好东西来换。”不要小看这句话,它同时暗示了三层意思:第一,我会做饭,我可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哦。这是呈现价值感。第二,我邀请你来吃饭啊。这是呈现连接性。第三,我也希望你有独特的价值。这是有筛选性。
笔者观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早已经盛行多年,微信这个国民级标配的工具,每天都有人在发,如何发微信朋友圈这个事,早已经被这些年的微商们玩得炉火纯青,但是凡事有度,再好的策略玩过了就会脱离真实,背离了“朋友”这个词的本意。
万物必须利他,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些也是正确的鸡汤话,知道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去做的很少,自己不做甚至还在吐槽他们是割韭菜、毒鸡汤,其实造成正确的废话的结果不在他们,原因正视自己。发朋友圈不能过于随心所欲只是为了发泄你自己的内心喜怒哀乐,还是要顾及一下你的朋友们,让别人重视你、喜欢你,首先要起码也要重视他人,在发朋友圈上笔者从来都是以原创观点,真实表达,既陈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给别人带来价值,久而久之你的朋友圈自然就塑造出了你坚固、稳定的标签和口碑了。所以非常赞同罗胖所说的发圈三要素:价值感,连接性,筛选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我想加上另外一个要素:时代感!
第10个故事 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
罗胖原文:一家企业不能仅仅从纯粹的商业逻辑里认知自身,它还要把自己的生存放入到社会的全局利益中。这才是一家好公司的新样子。
笔者观点:真正的好公司并不是大而不倒,像西方财团一样把持着社会方方面面趴在老百姓身上享受着高额的垄断利润。朴素的道德直觉,真正的好公司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到社会利益全局之中去,这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国家,今年互联网巨头们频频遭罚,滴滴打车退市,恒大地产暴雷,双减政策出台,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告诉我们,真正的好公司按照东方中国国情和文化价值观下的标准,不应该是垄断的、暴利的,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是共同富裕,是“利他”!是为人民服务。
第13个故事 不想被鸡汤耽误的,达到人间清醒的三段比较有感受的话:
罗胖原文:
1、给犹豫不决的人
正如齐泽克说的,事件的结果一定超出我们事先的料想。所以,如果实在想不清楚怎么干,那就先制造出一个事件再说。对真实世界先发第一颗球,看到反馈,你再跟上。这个世界上大量积极的、建设性的后果,都是这么来的。
笔者观点:想太多,问题就会引发的更多,导致迟迟不能行动错失最佳发展时机,丢失商业先机,客观事实大多数项目都不可能什么都准备好了再去做,因为市场和消费者总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你一时的理解和准备可能在第二天就完全不一样了,往往在实战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的思考比你的理论空间更有价值,因为那是经过市场验证的,这也是理论和实践有巨大差异的原因。在“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边做边干解决问题才是大多数创业者的正确姿态。比尔盖茨为何辍学去创办微软,难道是都准备好了吗?而是要抓住市场机会。8848创办人王峻涛比马云更早创办电商平台,却因为没有物流、没有支付系统而中途放弃,当然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这些“硬伤”也是当初放弃的重要原因,只有具备做事的必要能力和全力以赴的决心,以及不断解决发展困难的强大行动力,才能适应市场不断变化,既灵活变化又能攻坚克难的创始人才可以做成事情。马云创立支付宝,扶持第三方快递公司,就比8848王峻涛更有行动力和创新力,分别解决了支付信任,物流配送两大难题,让淘宝、天猫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又用免费措施打败了国际竞争对手“易趣”。
2、给准备出发的人
一个设计师的工作,往往就是:开始并没有清晰的问题,他们是先行动,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目标。我如果将来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就会在心中默念:向设计师学习。别指望有什么确切不移的目标,学会享受这个目标和方法都在不断生成的过程。
笔者观点:设计师的工作主要就是靠创新,创意和灵感。这个东西只有大概的方向,没有非常清晰的目标,乔布什当初设计苹果手机也不是一次成型,而是经历多次打磨,与设计师和工程师不断的争吵中完成的。所以正在进行工作的人或者准备开始工作的人。不需要想的过于全面以免耽误你的项目进度和市场好机会。你只要有一个行动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总体目标下的小目标,反过来又在目标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去优化你的行动,不断螺旋式上升就可以了,所以预案一定要多,涉及面要广,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其实和上面的“给犹豫不决的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3、给知易行难的人: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行为,认知、能力、提醒,三者同样重要。
笔者观点:把鸡汤变成现实,踢开现实之前的临门一脚,这里提供一个系统的方法论与实战模型,底层逻辑的认知+科学有效的思路+可执行系统化方案+坚持到底的毅力+社群陪伴的互动激励氛围+不嫌其烦的提醒,六者缺一不可。如能完美落地执行,鸡汤将化为现实,懂得很多道理,真正践行了道理,我们一定可以过好这一生。
(连载文章,未完持续)
备注:以下为系列连载文章的阅读地址:
探寻鸡汤成真的解决方案---罗振宇2022跨年演讲观后感(五)
探寻鸡汤成真的解决方案---罗振宇2022跨年演讲观后感(三)
探寻鸡汤成真的解决方案---罗振宇2022跨年演讲观后感(二)
探寻鸡汤成真的解决方案---罗振宇2022跨年演讲观后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