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实行宵禁,中国古代长期执行,直到宋代才废除
这两天灯塔国游行不断,华盛顿实行宵禁。其实宵禁政策大家很熟悉,中国古代长期执行。
宵禁主要指的就是,城市夜里,不许行人往来,更不要说做生意,娱乐休闲。
为什么中国古代会实行宵禁,这就要涉及到城市的由来。
城和市其实是不一样的意思,说文解字中“城”指:“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聲。”也就是说成只是住人的地方。
而“市”指:“買賣所之也。市有垣,从冂从绁,绁,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之省聲。”是特指做生意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城市的设立,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和行政中心目的,往往同住着大批的军队,在战时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
所以的城里,几乎没有老百姓也不会没有做生意的地方,为了安全起见,晚上当然不允许有人私自活动。
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批人口聚集的城里,必然会有一些军人的家属之类的人存在,必然会出现买卖。
为了方便城里的人生活,同时又为了保证城的安全,在城的特定地区划出一块地方,在白天的固定时间可以做生意,这就是市。
所以市必须是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才可以做生意,限制非常严格。
唐朝长安城分为“坊”和“市”,坊就是住人的居民区,不允许出现做买卖的情况。市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这种严格的分离也被称为“坊市制度”。
在中国古代一直执行纵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是进行充分的支持,对商业是进行十足的压制,比如严格的坊市制度。
是如果农业发展的足够的充分,农民手里有吃不完的粮食,他必然会进行交换买卖,而商业业无论如何压制不住。
慢慢的在城市之外,出现了人们自发的做生意的场所“草市”。而在一些行政职能或者军事职能并不是很突出,而经济职能非常突出的城市,又比如扬州出现了“夜市”。
慢慢的“市”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在宋代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确认,城市也就也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虽然我们从宋朝之后就不再实行宵禁,但是特殊时期或者特殊的地点,还是会采取宵禁。
从这一方面来说,“宵禁”是保持稳定的强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