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 1 万和月薪10万的最大差别
不久前有篇热文,叫《月薪1万和月薪10万的真实差距》。
大意讲月薪1万的人和月薪10万的人,收入相差不止10倍,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滚越大。
该文引用了网上的一则段子:
其实,月薪10万并不是说你拿到手就有10万块钱,你还要算扣税。
收入越高你会发现,税这个东西真的很恐怖。
以上海为例,如果你的公司不偷税漏税,社保交金给你交足,那么当你月薪1万的时候,新税法后扣税完差不多是8000多块(如下图):
当你月薪10万的时候,扣完税后的工资可不是简单的乘以10倍得到81350了,而是70350(如下图):
薪资越高,扣的税越狠。
那么如果按照税后收入10万来计算,税前应该是多少工资呢?
155000的月薪,如果按照一年12个月的年薪来算,就是186万.
这是个什么水平呢?
如果不论股份与分红,单算工资的话,往多了说,这是一家大型公司全国总经理的水平;往少了说,这是跨国公司中国区CEO的水平。
这样的人,和月薪1万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首先,是工作职能的巨大差别
月薪1万的人,不需要对公司的生存负责。但月薪10万的人,必须对此负责。
税后月薪能拿到10万的人,担负的更多是无形的责任和精神压力。比如销售指标有没有达成,客户回款及不及时,员工管理到不到位,新业务线发展得好不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员工的世界其实更简单更单纯。最起码,只用管好自己手头的工作,不用去担心几十号几百号人吃不吃得上饭的问题。
经济形势不好,几千万的客户说掉就掉,对月薪1万的人基本没什么影响,
大不了换一家公司跳槽,继续干月薪1万的活儿。
但对总经理级别的人会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年底这个窟窿还不补上,他大概率会被调走或者辞退,然后在接下来几个月甚至半年里都找不到工作。
这种辞退真的是雷厉风行,不留一点情面。
当工作占据了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家庭势必就会失衡。
什么几个月不见自己的孩子,在飞机上呆的时间比回家都多,这都是家常便饭。最后再和身体健康问题交织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形定时炸弹。
所以这些人每天思考的,不是鸡汤里说的,“思维如何提升”,“眼界如何开拓”,“拒绝短期快乐”,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月薪10万的人,思考的都是很实际的、能对公司现在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东西,比如:
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问题,人员架构是否合理?竞争对手有什么新动作,对我们构成威胁了吗?如何看待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哪?公司长期的财务计划是什么,资源投入的短期目标又是什么?公司未来的风险在哪里?如果长期亏损,应该如何止损?
你只有亲自运营过一个组织,亲自核算过ROI,亲自开除过员工,亲自开拓过客户,才能真正弄明白。
这都是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加上自我总结,持续改进,然后变成你思维上的提升,开始指引接下来新的行动,最后反映为你职位和回报上的增长。
其次,是社会关系的巨大差别
月薪1万的人,只用在职场社交上处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部门同事搞好关系,听从老板的指示即可。只要你懂基本的做人道理,过得舒服一点问题没有。
可月薪10万的人不一样,他们每天面对的是360度刀山火海。
下属,同事,老板,同行,客户,供应商,行业协会,政府机构,还有媒体......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处理好这些关系那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让你和公司满盘皆输。
客户不给你结款,供应商撂挑子说不干,同行挖你的核心员工,政府一纸公文叫你关门,Global 总部发邮件要你开人,媒体曝光你公司的黑料......
每一件都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情。
处理好它们需要思考谋略,调动资源,平衡利益,制定计划...... 这过程可比写代码做PPT什么的难多了。你得考虑全面,小心计算,不断做情景推演,不断寻找收益最高、风险最低的方案。
而且你时不时还得赔上自己的脸面、依赖自己的情商,必要时还得做一堆表面功夫,说一堆违心的话。
你看,我光写出来这些都觉得好烦好复杂。真正做起来,没个十几二十年的功力,这种事能处理地好吗?
最后,是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
月薪1万的人考虑的问题都是“执行层”,月薪10万的人考虑的问题都是“战略层”。
执行层的特点是:零星碎片化,不成体系。但能专注在一件小事上,把它做到极致。
拿做蛋糕来比喻。
执行层思维的人思考的,是把一块10英寸的蛋糕做到极致美味;而战略层思维的人思考的,是保证口味还不错的情况下,把一块10英寸的蛋糕做到20英寸,30英寸,甚至50英寸。
前者看重的,是提升单一“价值”的含金量,是一块蛋糕的味道;后者看重的,是尽可能用低的成本把“价值”进行规模化复制,是如何把蛋糕越做越大。
说白了,这是一种对顶层业务的理解和设计能力。
他们关注的往往不是“创新”,而是“复制”。是我怎么把一个好不容易验证成功的系统模式,套用到别的地方来产生更多的价值,也就是把“蛋糕”做大。
学会把零星碎片化的思维,通过搭配、串联、合并、逐步向体系化发展,构建一套可以复制的“方法论”出来。这是月薪10万的人会去考虑的问题。
比如某种商业模式,某项专利发明,某类爆款套路等等,这才是高价值的东西。
就像大家都觉得小米的手机厉害。但其实小米光卖手机硬件是亏钱的。它真正的现金牛业务是互联网增值服务,是搭载在手机上的各种广告、App、游戏、还有产品生态链。
小米先用价廉物美的手机抢夺市场,然后再在硬件体系上开发更多的软件服务来赚钱。
这是小米的商业模式。
想清楚这些,才有资格去拿高薪。而真正做到这些,薪水对于他们而言,反而并不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以上就是本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各位有些许启示,感谢大家的时间,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