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催你结婚了吗?
近几年双十一的购物热潮让人们几乎快要忽略了原来的双十一是“光棍节”,现在的熬夜付尾款在原来的时候,应该是单身年轻人的狂欢,人们会以自己仍是单身一族而骄傲,但是每到春节,照例是各种哀号:“独在异乡做光棍,每逢佳节被催婚。”单身男女青年,一到春节的时候,又想回家,又怕被父母逼婚,更怕被拖着去相亲。甚至还会出现临时“租男友”“租女友”的项目。
国内婚恋交友平台世纪佳缘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显示:
1.全国有近六成的单身男性与半数的单身女性表示曾经被父母逼婚,这一比例与2014年相比上升到两倍
2.“80后”男性与“75后”女性感受到来自各方的逼婚压力最大
3.“90后”男性压力感也超过“75后”男性,占比分别为53%与51%
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也发布了《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
1.河南逼婚现象最严重
2.广西父母最喜欢强行做主为子女安排相亲
3.四川父母逼婚时最喜欢全家齐上阵
4.上海父母则是最擅长用言语唠叨逼婚
5.江苏,近两成父母对儿女逼婚的频率平均每年超过10次,居全国最高
6.全国各地被逼婚率普遍在70%以上。一线城市反而比二、三线城市低一些
7.25岁到30岁的被调查青年中,被逼婚率高达86%
8.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了6%
9.3%的青年,还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
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进入婚姻?
家长们这么热衷催婚,是因为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结婚越来越。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30岁仍然未婚的中国女人有11%。同西方或亚洲发达国家如日本比较,比例不算大,但同2000年比较是一个巨大的增长,当时30岁仍未婚者只占1.2%。
美国社会学者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的研究结论为:美国成年单身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一半,其中有3100万人独居,占全美总户数的28%,数量已超过核心家庭,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截止到2015年8月,美国人16岁以上的人群,50.2%是单身。
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个社会,终将从“人人都必须结婚”这种习惯法当中转变,开始接受“结婚只是生活方式的其中一种选择”。
而且,保持单身,已成为一些人的“第一选择”,而不是实在没办法才被剩下的。
著名性学专家李银河提出:婚姻制度终将消亡。这个观点我基本同意。我把她的观点列了出来,但后面的内容是我补充的:
1.人的感情是流动的,婚姻要求人从一而终
因为一夫一妻制,是一个社会的要求,是为了社会稳定而设立的规矩。而人的天性里会有喜新厌旧的一面,出于利益等原因,被社会属性压制着。
论天性,男性希望找到数量更多的异性来传播后代;
女性希望找到基因和条件更优质的异性来抚养后代。
这都是不利于一夫一妻制的。
2.人类寿命延长,爱情有效期难以覆盖人类寿命
在古代,不管中西方,平均寿命都很短,只有三四十岁,如果不幸在战争年代那就更短了。一段爱情保持十几二十多年,勉强吧。就算感情不好,忍一忍,十年二十年就过去了。
现在?人类动不动就活七八十岁,中国人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2015年)。婚姻制度要人们保证五六十年都始终爱一个人,不变心。可是,哪怕当初再浓烈的爱,又有几个人能撑得住一成不变呢。
2016年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168.3万对,比上年增长11%。2015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比上年增长5.6%。
3.人们对婚姻的要求、对幸福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人类文明至少已有数千年上万年了,但真正的“人权”概念的兴起,也就是这一百年。
在没有“人权”这个概念之前,人命如草芥,死不足惜,人又分高低贵贱,活着就是忍耐;不管是经济条件还是人们的观念里,都无法满足对“平等”“公正”“自由”的要求。能生存下来就是胜利,何以奢谈婚姻质量和幸福感?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更高,我们要生活而不是生存,阻碍我们实现自由、幸福的东西,我们就要努力改变。如果婚姻让我们不快乐,那么我们就要把它挪开。
这是一件好事。
4. 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男女平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工作机会增加,经济独立,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她们愿意把时间花在学习、赚钱、发展事业、发展兴趣、与朋友交流、取悦自己上面,而不再是围着男人、家庭和孩子转。
同时,她们发现自己在婚姻中所获甚少,不需要男人、婚姻、家庭和孩子也能过得很好;甚至有了小孩自己也能一个人带着他健康成长。
男性完全不是必需,结婚完全不是必选项。
未完待续ing
推荐阅读
《女性进化论》
被催婚、催生、催二胎?要贤惠、顾家、会示弱?不能爱钱、强势、重享受?
NO ! 拒绝所有道德绑架,哪怕以爱的名义
为什么女人越甘于柔弱,
就越容易成为怨女、失业者、乏味的妻子和庸俗的母亲?
醒醒吧,傻白甜和玛丽苏没有未来
一部女性重建新生活的战术指南
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女性重建新生活的战术指南,它不仅教你思考并打破诸多成见,也教你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我希望,认可我的都是聪明人,他们/她们不是盲目地接受我的观点,而是停下来,好好思考一番。人,越是理性地思考,越容易接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