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即将启动,湖北区划调整猜想
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了第26次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提出:
“要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组织研究拟定行政区划总体规划思路,提升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要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要完善行政区划调整标准体系,加强行政区划同相关政策、规划、标准的协调衔接,依法加强行政区划管理。”
“加强”、“改善”,表明对某项政策要进行调整完善,适当放开点。这意味着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即将启动!
湖北省的行政区划自2000年6月25日成立地级随州市,调整随州市的辖区范围以来,已经过去20多年了,目前没有再做地级市以上的区划变动。县级领域,2018年撤销京山县,设立县级京山市;2020年监利县撤县设市,设立监利市。
本文对未来湖北可能存在的行政区划调整进行分析:
省级单位调整几乎不可能:武汉不可能直辖
国家可能会对省级单位进行调整,但湖北没有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增加直辖市的可能性也有,但武汉应该不太合适直辖。
在过去40年里,中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城镇化,很多城市的人口膨胀了数倍,数十倍,甚至上千倍。东南沿海人口出现了显著增长。比如广东省常住人口1.26亿,外来流动人口接近3000万,而东北三省人口持续下降,吉林省人口已不足2500万。另外,宁夏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均太少。因此,部分省份存在调整的必要性。
湖北省作为中部省份,常住人口5700万左右,全国第10,面积18.6万平,全国第14。无论面积和人口均适中。且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非边疆省份,没有调整的必要性。
近期,有人提出武汉直辖,但我认为,武汉直辖的可能性很低。武汉曾经在1949-1954年间为直辖市,当时沙市、襄樊、黄石和宜昌均在争夺湖北省会的名额,但最终都没成功,要么经济实力较弱、要么区位不佳,最终到武汉重回湖北还没定下来。武汉一旦直辖,湖北省无论是面积,人口还是经济都一落千丈。直辖市应该会重点考虑非省会的重点城市。
部分地级市会可能进行调整整合:鄂东三市最有可能
湖北有不少地级市的设置不太合理,比如鄂州人口仅108万,且没有代管的县或者县级市,比如黄冈拥有750万人口,但地级市黄冈直辖一个区,市区人口仅40万。还有多个地级市人口不足300万,有多个地级市只辖一个区。
第一类:只辖一个区的地级市
全国只设一个市辖区的地级市总共64个,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但湖北就占了4个。这个比周边的省份要多(江西2个,湖南2个,安徽2个,河南1个)。还有一个地级州恩施州,还没有设区。湖北这四个直辖一个区的地级市分别是孝感、咸宁、黄冈和随州。
恩施州由于少数民族比较多,行政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小。孝感、咸宁、黄冈和随州有可能会调整。尤其黄冈,市辖区人口太少,很难带动750万人口的大黄冈,黄冈的调整方向最有可能的是做大黄冈市区管辖范围,比如团风撤县设区,浠水部分地区并入黄州,另外,黄冈有可能有部分管辖范围并到其他地级市。孝感情况和黄冈类似,但孝南区人口比较多,有可能拆分。咸宁和随州体量太小,属于第一类,也属于第二类,下面再说。
第二类:人口少于300万的地级市
湖北有五个地级市人口不足300万,包括咸宁(266万)、荆门(260万)、黄石(247万)、随州(205万)和鄂州(108万)。随州和黄石均只代管1个县级市和一个县,鄂州甚至没有代管的县和县级市。
部分县级行政区或被合并:天仙潜和其他小县
第一类:没有地级市管辖的省直管县级行政区
当前中国,只有河南省、湖北省、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省(自治区)拥有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其中海南和新疆情况特殊,湖北的神农架情况也特殊。但湖北的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和河南的济源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四个省直辖县级市。
第二类:人口较小的县可能会合并
据统计,湖北常住人口少于30万的县有11个,分别是嘉鱼县、宣恩县、竹溪县、来凤县、江陵县、团风县、保康县、远安县、鹤峰县、五峰县和兴山县。这里有不少县处于山区,且远离大城市。但有几个县区位非常好,距离地级市市区也不远,就因为人口太少很难做大。比如嘉鱼县、江陵县、团风县急需调整,融入城区。
总结:湖北行政区划如果要调整重点对象是武汉周边的几个地级市,部分300万以下人口的小地级市有可能被拆解,合并到周边较大的地级市去,比如鄂州、咸宁。当然有些城市规模大但代管县市少的地级市也有可能被进一步做大,扩大代管范围,比如黄石、荆门。对于代管县市数量多但城区规模小的地级市,有可能会通过撤县设区,做大中心城区,比如黄冈。还有三个省直管县级市,有可能会合并或并入周边地级市。